一、急腹癥的病因分類:
(一)炎癥性急腹癥:
1、急性膽囊炎:表現(xiàn)為進油膩食物后或夜間突發(fā)右上腹劇烈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惡心、嘔吐,病情重者可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體檢Murphy征陽性,右上腹有明顯壓痛、反跳痛和腹肌緊張。實驗室查WBC增多、核左移,血清轉氨酶(ALT)升高。B超有陽性表現(xiàn)。
2、急性胰腺炎:水腫型癥狀輕,最多見,積極內科治療有效。出血壞死型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常因暴飲暴食、酗酒、膽道梗阻誘發(fā),表現(xiàn)為突發(fā)性劇烈腹痛,呈持續(xù)性,向左腰背部放射,可伴腹脹、惡心、嘔吐、發(fā)熱,查體有上腹部或全腹明顯壓痛、腹肌緊張。血、尿淀粉酶測定對確診有重要意義。
3、急性梗阻化膿性膽管炎:表現(xiàn)為右上腹痛、寒戰(zhàn)、高熱、黃疸等,嚴重者可出現(xiàn)休克或精神癥狀。B超可了解膽道梗阻的部位和病變性質,以及肝內外膽管擴張情況,對診斷很有幫助。
4、急性闌尾炎:以轉移性右下腹痛為特點,有下腹麥氏點局限性固定壓痛,結腸充氣實驗陽性。需注意嬰幼兒、老年人、妊娠婦女等特殊類型的急性闌尾。
(二)消化道穿孔性疾。
1、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病程經(jīng)過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化學刺激期,系酸性胃內容物流入腹腔形成化學性炎癥刺激腹膜,腹膜刺激征明顯;第二階段為反應期,因穿孔6-8小時后細菌開始繁殖并逐漸轉變?yōu)榧毦愿鼓ぱ,大量腹腔炎性滲出中和了胃酸,腹痛反而減輕;第三階段為化膿性感染期,通常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腹部立位X線平片可見膈下游離氣體,有助診斷。
2、胃癌急性穿孔:年齡常超過40歲,全身情況差,明顯消瘦,曾嘔吐咖啡樣胃內容物,穿孔前腹痛不規(guī)律,口服堿性藥物或抑酸藥無效。
3、急性腸穿孔:可因腸壞死、潰瘍或外傷等原因引起,多見于腸傷寒、腸結核、慢性結腸炎、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結腸阿米巴病等。
(三)梗阻或絞窄性疾。
1、膽道系統(tǒng)結石: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均可引起急性右上腹痛或右季肋部疼痛,伴發(fā)熱或黃疸等表現(xiàn),為結石梗阻膽道、繼發(fā)感染所致。
2、急性腸梗阻:急性機械性腸梗阻最常見,確診機械性腸梗阻后需進一步判斷是單純性還是絞窄性,并明確病因(粘連、嵌頓性疝、腸扭轉、腸道腫瘤、腸道蛔蟲、腸套疊等)。
3、腹腔臟器急性扭轉:胃、大網(wǎng)膜、脾、卵巢等均可發(fā)生急性扭轉,但很少見。
(四)腹腔臟器破裂出血性疾。可因外傷、腫瘤、炎癥等原因引起,均有類似急性失血乃至休克的表現(xiàn),常表現(xiàn)為突發(fā)性腹痛、膚色蒼白、冷汗、手足厥冷、脈搏細數(shù)、進行性紅細胞與血紅蛋白減少等。有外傷史者應注意肝、脾等實質性臟器破裂出血的可能。有肝區(qū)痛、消瘦等表現(xiàn)者,應考慮肝癌破裂出血的可能。生育期婦女應注意有無異位妊娠破裂的可能。
(五)腹腔血管性病變:
1、腸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可由腸系膜動脈栓塞或血栓引起,也可因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而致,急性腸系膜動脈栓塞的拴子多來自心臟,如心瓣膜病、心房顫動、感染性心內膜炎;腸系膜動脈血栓多是在動脈硬化或狹窄基礎上形成的;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可繼發(fā)于腹腔感染、肝硬化門脈高壓至血流淤滯、高凝狀態(tài)及外傷或手術造成的血管損傷。腹痛劇烈、難以用一般止疼藥緩解,但腹部體征與其不相稱,開始時腹軟不脹,輕壓痛,后腹部逐漸膨脹,壓痛,腸鳴音消失。腸管缺血壞死后可有明顯腹膜刺激征。腹部選擇性動脈造影有較高診斷價值。
2、腹主動脈瘤:典型癥狀是急性腹痛和腰背痛,迅速發(fā)生休克。破裂時約70%出血破入腹膜后,約25%向前破入游離腹腔,死亡率極高,一旦破裂幾乎沒救。
(六)其他疾。腹外臟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所致急性腹痛亦應引起重視。某些胸部疾病,如肺炎、肋間神經(jīng)痛、膈胸膜炎、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右心衰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慢性鉛中毒、急性鉈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肝性血卟啉病、原發(fā)性高脂血癥等中毒或代謝障礙性疾病也可伴發(fā)不同程度的腹痛,造成診斷困難。腹型紫癜、腹型風濕熱、某些原因造成的急性溶血也可表現(xiàn)為急性腹痛,應注意鑒別。
二、急腹癥的學科分類:
(一)外科急腹癥:
1、感染與炎癥: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腸憩室炎等。
2、空腔器官穿孔: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胃癌穿孔、傷寒腸穿孔、壞疽性膽囊炎穿孔、腹部外傷致腸破裂等。
3、腹部出血:創(chuàng)傷所致肝、脾破裂或腸系膜血管破裂,自發(fā)性肝癌破裂、腹或腰部創(chuàng)傷致腹膜后血腫等。
4、梗阻:胃腸道、膽道、泌尿道梗阻等。
5、絞窄:胃腸道梗阻或卵巢腫瘤扭轉致血循環(huán)障礙,甚至缺血壞死,常導致腹膜炎、休克等。
6、血管病變:血管栓塞,如心房纖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心臟附壁血栓脫落致腸系膜動脈栓塞、腎栓塞等。血栓形成,如急性門靜脈炎伴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動脈瘤破裂,如腹主動脈、肝、腎、脾動脈瘤破裂出血等。
(二)內科急腹癥:
1、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原發(fā)性腹膜炎、腹型紫癜、鐮狀細胞貧血危象、鉛中毒、糖尿病、尿毒癥。
2、由于神經(jīng)牽涉致放射性腹痛,常見有急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絞痛,心肌梗死、肺動脈栓塞。
3、脊椎增生性骨關節(jié)炎,脊柱結核、腫瘤、損傷致脊神經(jīng)受壓迫或刺激等。
(三)婦產(chǎn)科急腹癥:急性附件炎、急性盆腔炎、卵巢黃體破裂、卵巢腫瘤扭轉、異位妊娠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