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膜腔積液檢驗檢查是臨床檢驗的一項常規(guī)檢查,漿膜腔是一個密閉的腔隙,正常情況下僅有少量的(數毫升)液體,在此間隙起潤滑作用,以維持心肺等運動功能。在正常情況下,漿膜腔內有少量液體起潤滑作用。若有多量液體貯留,形成積液,即為病理變化。這些積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別稱為胸膜積液(胸水)、腹膜積液(腹水)、心包積液等。臨床上分為漏出液和滲出液兩類,漏出液為非炎癥所致,滲出液為炎癥、腫瘤所致。
一、漿膜腔積液常規(guī)檢查:
(一)積 液 量:
1、漿膜腔液生理量參考值:生理性漿膜積液很少,胸膜液:<30ml;腹膜液:<100ml;心包膜液:20-50ml。
2、漿膜腔積液臨床意義:若積液大于生理量,即形成積液,即為病理變化。這些積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別稱為胸膜積液(胸水)、腹膜積液(腹水)、心包積液等。臨床上分為漏出液和滲出液兩類,漏出液為非炎癥所致,滲出液為炎癥、腫瘤所致。
(二)顏 色:漿膜液生理情況下為無色透明粘性液體。
1、紅色血性:常見于急性結核性胸、腹膜炎,出血性疾病,惡性腫瘤,穿刺損傷等。
2、黃色膿性或膿血性:常見于化膿性細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性肺炎合并膿胸時。
3、乳 白 色:常見于絲蟲病、淋巴結結核及腫瘤、腎病變、肝硬化、腹膜癌等。
4、綠 色:見于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5、黑 色:提示胸膜曲霉菌感染。
6、粘稠樣積液:提示惡性間皮瘤。
7、含"碎屑"樣積液:常見類風濕性病變。
8、混濁性積液:見于結核性胸、腹膜炎,闌尾炎穿孔,腸梗阻等引起的腹膜炎等。
(三)漿膜腔積液檢驗透明度:漏出液清晰或微混,滲出液多混濁。
(四)漿膜腔積液比重:小于1.018為漏出液;大于1.018為滲出液。
(五)漿膜腔積液檢驗pH測定:漿膜腔積液pH測定有助于鑒別良性積液或惡性積液。惡性積液pH多>7.4,而化膿性積液則多<7.2。
二、漿膜腔積液細胞計數及其分類:
(一)漿膜腔積液漏出液:細胞較少,常<0.1×109/L,以淋巴細胞為主,并有少量間皮細胞。
(二)漿膜腔積液滲出液:細胞較多,常>0.5×109/L,各種細胞增高見于:
1、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增多:常見于化膿性滲出液,結核性漿膜炎早期亦可見中性粒細胞增多。
2、淋巴細胞增多:主要提示慢性疾病,如結核性、梅毒性、腫瘤等滲出液。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如乳糜性積液時,也可見淋巴細胞增多。
3、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常見于變態(tài)反應和寄生蟲病所致的滲出液。多次穿刺刺激、人工氣胸、膿胸、手術后積液、肺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何杰金病、間皮瘤等,均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在積液中增多。
4、組織細胞增多:在炎癥情況下,除可出現(xiàn)大量中性粒細胞外,常伴有組織細胞。
5、間皮細胞增多:表示漿膜刺激或受損,在腫瘤性積液時常見明顯增多。
三、漿膜腔積液細胞學檢查:在胸腹水中檢查腫瘤細胞,對診斷胸、腹腔腫瘤十分必要,其敏感度和特異性均達90%。肺癌、肝癌、胰腺癌、卵巢癌以及原發(fā)性間皮細胞瘤、間皮細胞肉瘤等發(fā)生轉移時,均可在漿膜腔積液中找到其有關的腫瘤細胞。
四、漿膜腔積液蛋白測定
1、漿膜腔積液檢驗漏出液:蛋白定性(李凡它試驗)陰性,定量<25g/L,常由心功能不全、腎病、肝硬化腹水引起。
2、漿膜腔積液檢驗滲出液:蛋白定性陽性,定量>40g/L,常見于化膿性、結核性疾患,惡性腫瘤,肝靜脈血栓形成綜合征等。
五、漿膜腔積液葡萄糖測定: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與血糖相似,而滲出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血糖。如積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3.63mmol/L,或積液中含量同血中含量的比值<0.5,常見于風濕性積液、積膿、惡性腫瘤性積液、結核性積液、狼瘡性積液或食管破裂等。
六、漿膜腔積液LDH測定:
1、LDH(乳酸脫氫酶)檢測:主要用于滲出液和漏出液的鑒別。當漿膜腔積液中LDH與血清LDH之比值≥0.6時,多為滲出液;反之則為漏出液。
2、當胸水或腹水中LDH與血清LDH比值>1時,對胸、腹膜惡性腫瘤或轉移癌的診斷有一定意義。
七、漿膜腔積液ADA測定:ADA活性測定對結核性積液與惡性腫瘤性積液的區(qū)別有重要參考價值。在結核性漿膜腔積液、風濕性積液或積膿時,ADA活性明顯增高(常>50U/L);在惡性腫瘤性積液、狼瘡性積液。以及由肝炎、肝硬化所致的積液時,其ADA活性僅輕度增高(常<50U/L=或正常。
八、漿膜腔積液溶菌酶檢測:結核性胸水患者胸水溶菌酶的含量同血清溶菌酶含量的比值常>1.0,而惡性胸水患者此比值皆<1.0,故對二者的鑒別診斷有一定意義。
滲出液與漏出液的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