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硼替佐米
發(fā)布時間:2025/7/18 13:37:14 瀏覽次數:92
- 基本信息
-
通用名稱: 注射用硼替佐米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244587 【驗證真?zhèn)?/a>】
產品分類: 西藥 抗腫瘤藥 (處方藥)
生產企業(yè): 仁合熙德隆藥業(yè)有限公司
招商區(qū)域: 全國
招商企業(yè): 連云港眾維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
溫馨提醒:請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的注意事項,禁忌等內容,按照說明書或在醫(yī)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將藥品置于兒童無法拿到的位置。
通用名稱 |
注射用硼替佐米 |
適應癥 |
用于多發(fā)性骨髓瘤(初治不適合移植患者、復發(fā)患者)和套細胞淋巴瘤(初治不適合移植患者、復發(fā)難治患者)的治療。 |
產品規(guī)格 |
3.5mg |
零售價格 |
面議 |
供貨價格 |
面議 |
銷售渠道 |
國營醫(yī)院,民營醫(yī)院, |
適用科室 |
腫瘤科用藥 |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注射用硼替佐米
英文名稱:BortezomibforInjection
商品名稱:萬珂
【成份】活性成分:硼替佐米輔料:甘露醇、氮氣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塊狀物或粉末。
【適應癥】
本品用于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療,此患者在使用本品前至少接受過兩種治療,并在最近一次治療中病情還在進展。本品的有效性基于它的有效率。尚無臨床對照試驗證明其臨床利益,如對存活率的改善。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療,此患者在使用本品前至少接受過兩種治療,并在最近一次治療中病情還在進展。本品的有效性基于它的有效率。尚無臨床對照試驗證明其臨床利益,如對存活率的改善。
【規(guī)格】每瓶含有3.5mg硼替佐米的無菌凍干粉末。
【包裝】玻璃藥瓶包裝;1瓶/盒。
【用法用量】
成人推薦劑量本品的推薦劑量為單次注射1.3mg/m2,每周注射2次,連續(xù)注射2周 (即在第1、4、8和11天注射) 后停藥10天 (即從第12至第21天)。3周為1個療程,兩次給藥至少間隔72小時。在臨床研究中,被確認完全緩解的患者再接受另外2個周期的萬珂治療。建議緩解的患者接受8個周期的萬珂治療。劑量調整以及重新開始治療當發(fā)生3級非血液學的或任何4級血液學的毒性 (不包括下面討論的神經病變) 時,應暫停本品治療。一旦毒性癥狀得到緩解,可以重新開始本品的治療,劑量減少25% (例如:1.3mg/m2降低到1.0mg/m2;1.0mg/m2降低到0.7mg/m2)。如果患者發(fā)生與本品治療有關的神經痛或周圍感覺神經病變,應按下表推薦的調整劑量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嚴重的神經病變,只有權衡利弊后方可使用本品。NCI常見毒性標準給藥方法本品須用3.5ml生理鹽水完全溶解后在3-5秒內通過導管靜脈注射,隨后使用注射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
【不良反應】
治療復發(fā)/難治性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試驗總結在三項臨床研究中評價了本品在推薦劑量1.3mg/m2下的療效和安全性,包括一項隨機的地塞米松對照3期試驗 (M34101-039),治療669例1-3線治療后復發(fā)或難治性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一項單臂、開放性、多中心的2期試驗,治療202例曾接受過2線治療且近期發(fā)現(xiàn)病情惡化的患者 (M34100-025);一項評價本品劑量-反應的2期臨床試驗,治療病情惡化或復發(fā)或接受過本品1.0mg/m2或1.3mg/m21線治療的復發(fā)性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 (M34100-024)。治療未接受治療的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試驗總結下表列出了在一項前瞻性3期研究中,未接受過治療的34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本品 (1.3mg/m2) 合用MP聯(lián)合療法的安全性數據。帶狀皰疹的復發(fā)在參加3期研究的未曾接受過治療的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中,本品合用MP組中有27%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的預防性治療。在此項研究中,與MP單獨治療組相比,帶狀皰疹的復發(fā)在本品合用MP組的患者中更常見 (分別為3%和11%)。本品合用MP治療組中接受了抗病毒預防性治療的91例患者中,有3例(3%)出現(xiàn)了帶狀皰疹的復發(fā)。套細胞淋巴瘤患者在一項2期臨床研究中評價了155例套細胞淋巴瘤患者接受本品的推薦劑量1.3mg/m2的安全性。本品在套細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總體安全性與在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中觀察到的相似。在上述兩類患者群中明顯的區(qū)別為:雖然套細胞淋巴瘤患者出現(xiàn)外周神經病變、皮疹和瘙癢的報告率高于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但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惡心、嘔吐和發(fā)熱報告率高于套細胞淋巴瘤患者。上市后經驗依據全球上市后本品的用藥經驗,自發(fā)報告的不良反應列于表4中。不良反應根據發(fā)生頻率分為:很常見(>1/10);常見(>1/100,且1/10);少見(>1/1000,且<1/100);罕見(>1/10000,且<1/1000);極罕見(<1/10000,包括個別病例)。如下自發(fā)報告的不良反應數據并不能精確評價在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中得出的發(fā)生率。并不代表臨床試驗或流行病學研究中所示的真實發(fā)生率。
【禁忌】對硼替佐米、硼或者甘露醇過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請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本品為抗腫瘤藥物,配制時應小心,戴手套操作以防皮膚接觸。總之,本品單一療法得到的患者總體安全性與合用苯丙氨酸氮芥和強的松的聯(lián)合療法觀察到的相似。周圍神經病變使用本品治療可能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主要是感覺神經,雖然也有極少感覺運動神經病變的報道。以前就存在周圍神經病變癥狀 (腳或手有麻木、疼痛或灼燒感) 或周圍神經病變體征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療期間神經病變的癥狀 (包括>3級) 可能加重。建議監(jiān)測此類患者神經病變的癥狀,如灼燒感、感覺過敏、感覺減退、感覺異常、不適感或神經痛。如果患者出現(xiàn)新的周圍神經病變或其癥狀加重,本品的劑量和治療方案則需要進行調整。在一項單劑量的3期試驗中隨著劑量的調整,有51%的2級及2級以上的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報告周圍神經病變有改善或消失。在一項2期試驗中,有73%的因2級神經病變而退出的或有3級及3級以上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報告周圍神經病變改善或消失。低血壓在單劑量的2期和3期試驗中,低血壓 (直立性或體位性及未特殊說明的低血壓) 的發(fā)生率為11%至12%。此現(xiàn)象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均能觀察到。如果己知患者有暈厥的病史、患者服用能導致低血壓的藥物或者患者脫水,建議患者慎用本品。可以通過調整抗高血壓藥物、補液或使用鹽皮質類激素和/或擬交感神經藥物治療直立性或體位性低血壓。心臟疾病有發(fā)生急性充血性心衰或惡化,并且/或者發(fā)生左心室射血分數降低的報告,其中包括無左心室射血分數降低風險或危險系數極低患者的報告。應對存在此危險的患者或有心臟疾病的患者進行密切監(jiān)測。一項單劑量的3期試驗中,本品組突發(fā)心臟疾病的發(fā)生率為15%,地塞米松組為13%。兩組心力衰竭 (急性肺水腫、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肺水腫) 的發(fā)生率相似,分別為5%和4%。有發(fā)生QT間期延長的個別案例,但并未建立因果關系。肝臟的不良事件對于那些同時服用多種其它藥物的患者和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有罕見的急性肝衰竭的報告。其它的肝臟不良事件包括肝酶升高、高膽紅素血癥和肝炎。停止使用本品,上述改變可能是可逆的。對這些患者再次給藥的信息有限。肺部疾病罕見患者發(fā)生病因不明的急性彌漫性浸潤性肺部疾病的報告,例如肺炎,間質性肺炎,肺浸潤性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上述事件中有些是致死性的。日本對上述事件的報告比例較高。對于新出現(xiàn)的肺部疾病癥狀或癥狀惡化的患者,應迅速診斷并及時救治。試驗室檢查在使用本品治療期間應密切監(jiān)測全血計數。血小板減少癥本品與血小板減少有關,通常在每個療程的第11天血小板降到最低值,在下一個療程中得到恢復。平均來說,血小板計數降低和恢復貫穿8個療程,并且未觀察到累積血小板減少的現(xiàn)象。平均血小板計數最低值約為基線的40%。在一項單劑量的3期試驗中,血小板減少的嚴重程度與治療前血小板計數的關系列于表5。地塞米松組和本品組明顯出血事件的發(fā)生率 (≥3級) 相似,分別為5%和4%。在每次給藥前應對血小板計數進行監(jiān)測。當血小板計數<25OOO/μL,應停止治療,劑量降低后重新開始。已有因本品引起的血小板降低造成胃腸或大腦內出血的報道,此類患者應考慮輸血。胃腸道不良事件在使用本品治療可能引起惡心、腹瀉、便秘和嘔吐,有時需要使用止吐藥和止瀉藥治療。如果患者脫水,應補充體液和電解質。因為患者接受本品治療可能引起嘔吐/腹瀉,應告知患者采取適當的措施以避免脫水。應告知患者如果出現(xiàn)眩暈、頭暈、或虛脫應咨詢醫(yī)生。腫瘤溶解綜合征因為本品是細胞毒性藥物,并且可以快速殺死惡性細胞,可能引起腫瘤溶解綜合征的并發(fā)癥。在治療前處于高腫瘤負擔的患者具有腫瘤溶解綜合征的危險。肝功能損害的患者本品通過肝酶代謝,所以本品在肝功能損害患者體內的清除可能下降。這類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療時應嚴密監(jiān)測其毒性。腎功能損害的患者腎功能損害不會影響本品的藥代動力學。因此,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無需調整本品的劑量。由于透析會降低本品的濃度,故應該在透析結束后再給予本品。對駕駛及操作機械能力的影響本品會引起疲勞、頭暈、昏暈、或視力模糊。故出現(xiàn)上述癥狀的患者,不建議駕駛及操作機械。請置于兒童不易拿到處。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妊娠婦女育齡婦女在使用本品治療期間應避免受孕。臨床前毒理學研究顯示,在器官發(fā)育期給大鼠0.075mg/kg (0.5mg/m2) 和家兔0.05mg/kg (0.6mg/m2) 注射最高試驗劑量的硼替佐米未產生畸形。上述劑量大約是臨床劑量1.3mg/m2的一半 (以體表面積為基礎計算)。在器官發(fā)育期給懷孕的家兔注射0.05mg/kg (0.6mg/m2),表現(xiàn)出明顯的流產以及胎仔成活率下降。成活的胎仔體重明顯降低。上述劑量大約是臨床劑量1.3mg/m2的一半 (以體表面積為基礎計算)。尚未進行硼替佐米是否透過胎盤屏障的研究。對妊娠婦女尚未進行足夠的正規(guī)研究。如果在孕期使用本品或在治療期間受孕,孕婦應被告知本品對胎兒可能存在的危害。在使用本品治療期間,建議患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并且避免哺乳。哺乳期婦女尚不知硼替佐米是否通過人體乳汁分泌。鑒于許多藥物經人體乳汁分泌,以及用含有本品的乳汁喂養(yǎng)嬰兒可能引起潛在嚴重不良反應,應建議哺乳期婦女在接受本品治療期間不要哺乳。
【兒童用藥】尚不明確。
【老人用藥】參加臨床試驗的202名患者中,35%的患者265歲。65歲以上和65歲以下患者的緩解率分別為19%和32%。256名患者安全性分析顯示,對于50歲以下患者、51-65歲患者、65歲以上患者,3級和4級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4%、80%和85%。
【藥物相互作用】
體外和動物離體研究顯示,硼替佐米是細胞色素P450(CYP)酶系1A2、2C9、2C19、2D6和3A4的弱抑制劑。由于CYP2D6對硼替佐米代謝的作用有限(7%),故可以預期慢代謝表型CYP2D6不會影響硼替佐米的整體分布。在一項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評價了酮康唑 (CYP3A4強效抑制劑) 對硼替佐米的作用,12例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硼替佐米AUC平均值增加了35%。因此,當硼替佐米與CYP3A4抑制劑 (如:酮康唑、利托那韋) 合用時應對患者進行密切的監(jiān)測。在一項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評價了奧美拉唑 (CYP2C19強效抑制劑) 對硼替佐米的作用,17例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其對硼替佐米的藥代動力學無明顯影響。在一項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評價了苯丙氨酸氮芥和強的松聯(lián)合療法對硼替佐米的作用,21例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硼替佐米AUC平均值增加了17%。此結果被認為無臨床相關性。在臨床試驗中,有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后出現(xiàn)低血糖癥和高血糖癥的報道。在使用本品治療時,應密切監(jiān)測口服抗糖尿病藥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注意調節(jié)抗糖尿病藥的劑量。告知患者應謹慎合用可能會引起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 (如胺碘酮、抗病毒藥、異煙肼、呋喃妥因或他汀類) 及引起血壓降低的藥物。
【藥物過量】猴子和犬的心血管安全性藥理學研究顯示,靜脈注射的劑量 (以mg/m2計約為臨床推薦劑量2-3倍) 與心率增加、收縮力降低、低血壓和死亡有關。心臟收縮力降低和低血壓可用正性肌力藥或升壓藥治療。給予犬致死劑量后,曾觀察到QT間期輕微增加。用藥量高于推薦劑量2倍的患者出現(xiàn)癥狀性低血壓急性發(fā)作和致死性血小板減少。尚無本品過量的特異性解救藥。一旦發(fā)生過量,應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指征,并采取支持療法以維持血壓 (如補液、升壓藥和/或正性肌力藥) 和體溫。
【藥理】硼替佐米是哺乳動物細胞中26S蛋白酶體糜蛋白酶樣活性的可逆抑制劑。26S蛋白酶體是一種大的蛋白質復合體,可降解被泛素化的蛋白質。泛素蛋白酶體通道在調節(jié)特異蛋白在細胞內的濃度中起到重要作用,以維持細胞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蛋白水解會影響細胞內多級信號串聯(lián),這種對正常細胞內環(huán)境的破壞會導致細胞的死亡。而對26S蛋白酶體的抑制可防止特異蛋白的水解。體外試驗證明硼替佐米對多種類型的癌細胞具有細胞毒性。臨床前腫瘤模型體內試驗證明硼替佐米能夠延遲包括多發(fā)性骨髓瘤在內的腫瘤生長。
【毒理】尚未進行硼替佐米的致癌性研究。用中國倉鼠卵巢細胞進行體外染色體畸變分析顯示硼替佐米有誘裂活性 (染色體結構畸變)。體外誘變性分析 (埃姆斯試驗) 和小鼠體內小核分析結果顯示硼替佐米沒有基因毒性。尚未對生育影響進行研究,但是在一般毒理學研究中對生殖組織進行了評價。6個月的大鼠毒理研究顯示,劑量≥0.3mg/m2 (臨床推薦劑量的1/4) 時發(fā)現(xiàn)對卵巢有變性的作用,劑量為1.2mg/m2時發(fā)現(xiàn)有變性的改變。本品可能對男性或女性的生育能力有潛在影響。
【執(zhí)行標準】JX20040171
【藥代動力學】
對8名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靜脈給予本品1.3mg/m2,最大血藥濃度中值為509ng/mL (范圍109-1300ng/mL) ,肌酐清除率為31-169mL/min。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給予本品1.45-2.00mg/m2,首劑量后的平均消除半衰期為9-15小時。作為單藥,推薦劑量的硼替佐米在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尚不完全明確。分布尚未對推薦劑量的硼替佐米在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體內的分布容積進行研究。濃度為100-1000ng/mL時,硼替佐米與人體血漿蛋白的平均結合率為83%。代謝利用人體肝微粒體和互補脫氧核糖核酸(cDNA)表達的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進行的體外研究顯示,硼替佐米主要通過細胞色素P450酶系的3A4、2C19和1A2酶氧化代謝,少量經2D6和2C9代謝。主要代謝途徑是去硼酸化,形成2個去硼酸化代謝物,再通過羥基化形成幾個代謝產物。去硼酸化的硼替佐米代謝產物無抑制26S蛋白酶體的活性。8名患者給藥后10-30分鐘的血漿數據顯示,血漿中代謝產物的濃度比原形藥物低。消除尚未對硼替佐米在人體內的消除途徑進行研究。特殊人群年齡、性別和人種:尚未就年齡、性別和人種對硼替佐米藥
【ATC分類】L01X
【編碼】HD010044
【貯藏】在25℃(15-30℃)避光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