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檔案
山東盛凱源藥業(yè)有限公司
[經營模式]:生產型
[主營產品]:許可項目:藥品零售;藥品批發(fā);第二類醫(yī)療器械生產;衛(wèi)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yī)療用品生產;食品生產;食品銷 更多>
[注冊資金]:300萬
[員工人數]:50-200人
[企業(yè)法人]:陳振軍
企業(yè)資訊
兩主線三輔線發(fā)力 中藥材價格普漲 山東盛凱源藥業(yè)有限公司分享
山東盛凱源藥業(yè)有限公司2025/6/7 14:38:28
10月18日訊 伴隨著中藥材大盤指數沖到4140點以上的歷史高位,接下來的行情走向已成為商家熱議的話題。市場敏感度也明顯提高,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相關品種價格快速反應。國內外經濟大環(huán)境與農副產品供給之間的關系如何?中藥材價格暴漲的深層次原因何在?接下來藥市行情將何去何從? 一棵白菜28元!韓國民眾瘋搶白菜!近些天,農副產品行業(yè)*吸引眼球的新聞莫過于白菜屢屢創(chuàng)出天價了。作為生長周期兩個月、極不易囤積的鮮菜,估計“炒作論”不會再蹦出來罵街了吧?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筆者認為,今年農副產品乃至中藥材的暴漲終究離不開“兩條主線,三條輔線”,而這“兩條主線,三條輔線”將對這些原料品種的生產供給持續(xù)產生影響。 主線一:經濟高速發(fā)展仍以高投入高消耗為基礎。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而世行近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0年GDP增速將達到10.3%,2011年在9.6%上下。但非常不幸,雖然我們不斷倡導“低碳經濟”,而現階段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仍然以高投入和高消耗為代價。以汽車消費為例,想必各位都深受過塞車、空氣污濁之苦,然而又有誰提出過減緩汽車消費,降低汽車產量的口號?因為,我們要刺激內需,鼓勵消費,要向歐美生活方式看齊。高消費必然要“高碳”,“高碳”必然要原材料高消耗?這實在是個大大的悖論。 主線二:原料特別是農副產品生產供應體系落后。以集約化生產為目的的土地流轉制度尚需時日,以訂單農業(yè)、集約化生產為標志的現代農業(yè)任重而道遠。農副產品生產供應體系仍未擺脫一家一戶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分散生產意味著生產盲目和抗風險能力低下。中藥材生產更是淪落為許多地區(qū)的“邊角”經濟,靠61、99部隊(留守農村的老人和兒童)分散隨意的生產來維持下游產業(yè)鏈的運轉。 由此,問題就出現了。生活方式(需求)已經發(fā)展到了歐美水平,而生產方式(供給)仍停留在亞非拉第三世界。高速發(fā)展的經濟與脆弱的生產基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日積月累,遲早是要暴發(fā)的。白菜暴漲、綠豆暴漲、藥材暴漲就是這種矛盾集中暴發(fā)的體現。也就是說,以上兩條主線才是事物矛盾的主因。主因的存在又直接間接導致了以下三條輔線(即矛盾的次要因素)產生。 輔線一:通貨膨脹預期增強。高消耗必然帶來原材料的高需求,當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時,通貨膨脹壓力就會逐步加大,這從當前基礎貨幣黃金的價格水平可見一斑。錢不值錢時商品價格必然上漲。當生長周期兩個月、畝產上萬斤的白菜價格都漲到2~3元/公斤了,還指望農民去種幾塊錢一公斤的中藥材(何況白菜賣不掉能喂豬,藥材爛市了豬都不吃),現實嗎? 輔線二:突發(fā)性因素增多。“高碳經濟”的*直接結果就是空氣污染,氣候異常;仡櫧鼛啄,不說全球,單是咱中國就夠熱鬧了:南方冰凍、西南干旱、海南暴雨,近日又傳出千年極寒的消息。同時,氣溫異常以及全球化的加劇又帶來流行性**的屢屢暴發(fā),且這些怪病暴發(fā)的周期越來越短。災害頻繁就必然危及藥材生產;**多發(fā)又短時加大藥材原料需求。兩相疊加勢必推動藥材價格上行。 輔線三:中間環(huán)節(jié)過多。錢不值錢時,不動產和原料產品就將成為“避風港”。中藥材的十年低價和生產斷鏈,為資本介入創(chuàng)造良機;而以多環(huán)節(jié)、多渠道流通為特點的傳統(tǒng)中藥材流通模式,又為資本介入提供*為便捷的渠道和“溫床”。錢多貨少,對本已失控的藥材價格體系“雪上加霜”。 基于上述原因,筆者認為受大環(huán)境和中藥產業(yè)特性影響,未來中藥材市場走勢將發(fā)生以下變化: 1.明年3月之前中藥材行情可能會出現階段性穩(wěn)定甚至回調,但整體價位水平若想回落到漲價前幾無可能,民眾必須接受藥材價格普漲的現實。 2.部分炒高的藥材價格存在跳水風險,但目前仍處歷史低位或低于生產成本的藥材品種,價格仍有希望上行到合理位置。 3.資源有限的野生品種即使一定時期內行情有振蕩,整體價格走勢仍將持續(xù)上行。 4.只要供需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一日不解決,中藥材價格的大上大下、市場混亂現狀一日就無法平息。即使通過宏觀調控、政策打壓短時期平抑下來,不用多久亂象又至,且失控較打壓前將更為嚴重。 5.中藥材產業(yè)的結構調整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將迎來歷史上*好的發(fā)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