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提取物
發(fā)布時間:2013/2/22 12:03:00 瀏覽次數(shù):1036- 基本信息
- 產(chǎn)品類型: 其它
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
零售價格: 60
供貨價格:
詳情介紹
-
品名:葛花提取物
規(guī)格:10:1
外觀:棕色精細(xì)粉末
藥材:葛花
葛花解酒 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本草綱目》等都稱其:“解酒醒脾”,故民間歷史素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說。同時葛花具有清熱解毒,分解酒精,健胃,護(hù)肝等功效。
酒前15分鐘泡服用可使酒量大增,酒后泡服可促使酒精快速分解和排泄。
“葛花茶”平時可作常規(guī)飲料飲用。
【藥名】葛花
【別名】葛條花。
【漢語拼音】ge hua
【英文名】Flower of Lobed Kudzuvin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P.thunbergiana(Sieb.et Zucc.)Benth.;P.hirsuta(Thunb.)Scheneid.;P.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
2.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歸經(jīng)】胃經(jīng)
【中藥化學(xué)成分】
從野葛新鮮花中提得揮發(fā)油,其中性油中含1-辛烯-3-醉(1-octen-3-ol),丁香油酚(eugenol),芳樟醇(linalool),酸性油中得苯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丙酸甲酯(methylpropionate),異戊酸甲酯(methyl isovalerate),正己酸甲酯(methyl caproate)。另外得尼泊爾鳶尾黃酮(irisolidonce),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素(daidzein),槲皮素(quercetin),葛花甙(kakkalide),鷹嘴豆芽素(biochanin)A,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芒柄花甙(ononin),降紫香甙(sissotrin),又從中提得三萜皂甙:槐花二醇(sophoradiol),槐花皂甙(kaikasaponin)Ⅲ。此外,還分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β-sitosterol-3-O-β-D-glucose)。從中國購買葛花中分離得葛花異黃酮,即6,4'-二羥基-7-甲氧基異黃酮(kakkatin)。
【來源】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花。秋季采集,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胃經(jīng)
【功能主治】解酒止渴。用于酒醉煩渴。解酒醒脾。治傷酒發(fā)熱煩渴,不思飲食,嘔逆吐酸,吐血,腸風(fēng)下血。
【用法用量】 1~3錢。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禁忌:無酒毒者不可服。
葛花解酲湯:
【來源】《脾胃論》卷下。
【異名】葛花解酒湯((普濟(jì)方》卷一六四引《醫(yī)方大成》)、解酲湯(《脈因證治》卷下)。
【組成】蓮花青皮(去瓤)0.9克 木香1.5克 橘皮(去白) 人參(去蘆) 豬苓(去黑皮) 白茯苓各4.5克 神曲(炒黃) 澤瀉 干生姜 白術(shù)各6克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各15克
【用法】上藥為極細(xì)末,和勻。每服10克,用白湯調(diào)下。但得微汗,酒病去除。
【功用】分消酒濕,溫中健脾。
【主治】嗜酒中虛,濕傷脾胃,頭痛心煩,眩暈嘔吐,朐膈痞悶,食少體倦,小便不利,大便泄瀉。
【方論】方中葛花獨(dú)入陽明,解酒醒脾;豬苓、茯苓、澤瀉淡滲利濕,使酒濕之邪從小便而出;砂仁、白蔻仁、青皮、橘皮、木香、干姜溫中健脾,行氣和胃;人參、白術(shù)補(bǔ)氣健脾;神曲解酒化食。諸藥同用,共奏分消酒濕,溫中健脾之功。
聯(lián)系方式
-
聯(lián) 系 人: 常雁利
聯(lián)系地址: 西安市紅光路58號
電 話: 0571-8588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