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提取物
發(fā)布時間:2009/5/31 17:18:00 瀏覽次數(shù):773- 基本信息
- 產(chǎn)品類型: 其它
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 國藥標(biāo)準(zhǔn)
零售價格: 電議
供貨價格:
詳情介紹
-
本品為銀杏科植物銀杏Ginkgo.biloba L. 的干燥葉經(jīng)加工制成的提取物。
【制法】取銀杏葉粉碎,用稀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適量,加于已處理好的大孔吸附樹脂柱上,依次用水及不同濃度的乙醇洗脫,收集相應(yīng)的洗脫液,回收乙醇.噴霧干燥或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即得。
【性狀】本品為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味微苦。
【鑒別】(1)取本品0.2g,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溫浸15min并時時振搖,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銀杏葉對照提取物0.2g, 同法制成對照提取物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ul,分別點于同一以含4%乙酸鈉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為膠黏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3%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254nm或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提取物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紫外光燈下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含量測定】項下的萜類內(nèi)酯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15ul,分別點于同一以含0.4%乙酸鈉的羧甲基纖維素納溶液為膠黏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為展開劑,在15℃以下展開,取出,晾干,用乙酸酐蒸氣熏15min,在140~160℃加熱30min,放冷,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水分 不得過5.0%(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IX H法)。
重金屬 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IX E)。
熾灼殘渣 不得過0.8%(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IX I)。
黃酮苷元峰面積比 按【含量測定】的項下總黃酮酮苷色譜計算,槲皮素與山奈素的峰面積比應(yīng)為0.8~1.5。
【含量測定】總黃酮醇苷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60nm。理論板數(shù)按槲皮素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2500。山萘素峰與異鼠李素峰的分離度應(yīng)大于1.5。
對照品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經(jīng)五氧化二磷干燥過夜的槲皮素、山萘素、異鼠李素對照品,各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別含0.03mg、0.03mg、0.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本品35mg,加甲醇-25%鹽酸(4:1)的混合溶液25ml,置水浴中加熱回流30min,迅速冷卻至室溫,轉(zhuǎn)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5um)濾過,取濾波,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分別計算槲皮素、山萘素和異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換算成總黃酮醇苷的含量。
總黃酮醇著含量=(槲皮素含量十山萘素含量十異鼠李素含量)×2.51
本品以干燥品計,含總黃酮醇苷不得少于24.0%。
萜類內(nèi)酯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正丙醇-四氫呋喃-水(1:15:84)為流動相;用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理論板數(shù)按白果內(nèi)酯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2500。白果內(nèi)酯峰與銀杏內(nèi)酯 C峰的分離度應(yīng)大于1.5。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白果內(nèi)酯、銀杏內(nèi)酯A、銀杏內(nèi)酯B和銀杏內(nèi)酯C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1mg、1mg、1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本品約150mg,加水10ml,置水浴中溫?zé)崾谷苌,?%鹽酸溶液2滴,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4次(15ml、10ml、10ml、10ml),合并提取液,用5%乙酸鈉溶液20ml洗滌.分取乙酸鈉液,再用乙酸乙酯10ml洗滌 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及洗液,用水洗滌2次,每次20ml, 分取水洗液,用乙酸乙酯10ml洗滌,合并乙酸乙酯液,回收乙酸乙酯至干,殘渣用丙酮溶解并轉(zhuǎn)移至5ml量瓶中.加丙酮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ul、15ul,供試品溶液10ul,注人液相色譜儀,測定,用外標(biāo)兩點法對數(shù)方程分別計算白果內(nèi)酯、銀杏內(nèi)酯A、銀杏內(nèi)酯B和銀杏內(nèi)酯C的含量,即得。
本品以干燥品計,含萜類內(nèi)酯以白果內(nèi)酯(C15H18O8)、銀杏內(nèi)酯A(C20H24O9)、銀杏內(nèi)酯B(C20H24O10)和銀杏內(nèi)酯C(C20H24O11)的含量之和計,不得少于6.0%。
【作用與用途】活血化瘀通絡(luò)。用于瘀血阻絡(luò)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風(fēng)、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腦梗死見上述征候者。
聯(lián)系方式
-
聯(lián) 系 人: 柳小姐
聯(lián)系地址: 四川省什邡市城北皂角開發(fā)區(qū)
電 話: 0571-85885083